阅读:0
听报道
2011年3月10日21时,我带着第一次访问中国的母亲,从北京起飞,回到了东京。一切都顺利,也很正常。母亲坐火车回去伊豆,我则打车去往东京市中心。22时,我到达位于东京后乐园的TokyoDomeHotel,入住后,前台人员把22层的房卡递过来,我拿到后,坐电梯上去。电梯是透明的,东京的夜景很漂亮,高楼很多,不奢侈,很朴实。这是已初步实现现代化,正走向后现代化的国际大都市。市民们都按照“同一座城市,同一条规律”的规则在经营生活。电梯往上开着,虽然我一个人,却感到很浪漫。“我这人还是很喜欢东京的,这座城市就这样活下去,一天又一天,就像什么也没发生过一样,平静地流逝……”11日,我与平时一样不定闹钟,早晨5时自然醒,起床,开灯,洗脸,写一篇中文专栏。写完后打开窗帘,晴天,很舒服,突然发现自己很想出去跑步。换衣服,出去,跑到大概3公里远、位于本乡的东京大学校园里,继续跑。8时返回酒店,洗澡,换完衣服,简单回邮件。
我这次回国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跟一位日本广告方面的企业家一起做一本对谈图书,内容为“让我们一起聊聊中国”,为期为3天,14日到某汽车公司演讲,参加几场活动等,15日早上从东京羽田机场飞往北京。这是我已经定好的计划。9时半出发,与平时没有任何差别,谁也没有想到会发生什么灾难。我到旁边的星巴克买杯咖啡,简单吃点饭团儿,坐上地铁,已过了上班高峰时间,车厢里没那么拥挤,乘客们都照常看报纸、看书,有的用手机上网,当然也有睡觉的。日本国民毕竟是工作狂,普遍缺觉。
10点,准时到达已约好的、位于东京赤坂(Akasaka)的BizTower。出版社的责任编辑带我上去,到22楼的会议室,对谈伙伴晚一点过来。我们开始聊天,聊的话题当然都跟中国有关。我跟二位分享了前一段去考察阿拉伯、中东地区的感受以及中国媒体、民众的反应。中午前后,伙伴把几名中国籍员工介绍过来,我采访他们,了解一下中国员工在日本大企业的待遇、困惑以及劳动观念等差异带来的烦恼等。
到12时半,我们出去吃饭。有各种各样的美食集中在这块地带。我们吃了海鲜,一人1000日元(70元人民币左右),下午还要回BizTower继续对谈,不要吃饱,“八成饱”是日本人的传统习惯,不要浪费。
回办公室的路上,看到一家不错的咖啡店,作为咖啡迷的我跟两位说,“我想喝咖啡,你们等我一下好么?”对谈伙伴说,“当然可以啊,下午要不要换个地方聊?换换心情或许能带来不同的思路啊。”编辑说:“好主意,但这样还要把那些资料都要带过来,是否很麻烦呢?BizTower有没有咖啡厅?”对谈者在那上班,很熟悉:“有啊,咱们就在办公楼的咖啡厅聊吧,我申请下好一点的位子。”
地震那时
13时半,我们到了同样位于22楼的开放式咖啡厅,人很多,大家都边喝边聊,周围还有小图书馆,很舒适。我吃了一块蛋糕,喝着咖啡,跟平时一样,强有力地主张我的观点。我们正在交锋观点时,震感来了。伙伴第一反应说,“噢,加藤君,是否在摇晃?你等等。”我轻松回应说,“噢,是啊,在摇晃呢。东京也有小地震啊,我以为只有我家乡伊豆半岛等地方发生呢,还蛮新鲜的,哈哈。”那一刻,说实话,我还真没把几秒后将发生的大地震当回事儿。
伙伴说,“不,不,这可不是一般的规模,你认真点!”接着,周围突然强有力地摇晃起来。我吓了一跳,从未经历过的震感让我失去了语言,只是抓着桌子等待震感停下来。震感持续了很长时间,至少1分钟,在此过程中,几乎所有的书都从柜子里蹦出来,豪华的灯往人砸过来,玻璃杯等纷纷被砸坏,“音响效果”非常明显。我环顾四围,咖啡厅里,两个打工的女大学生显得很恐慌,双脚都在发抖。还好,她们没用火,否则就麻烦了,火灾和地震往往形成恶性循环。我判断,她俩恐怕没法靠自己避难,我就去抢救,拉着两人的手,躲到牢固的长桌子下面。现场几乎所有人都在这样做。
不出所料,没有人发出带着恐慌的大声。所有合格的日本国民从小学一年级承受的12年防灾训练教育,总算用上了。10年前,我读高二时,在第一学期末的训练上打破过“纪录”:
每一班40名同学坐在教室里,班主任大声说:“地震发生了!同学们开始行动!”紧接着,我们把平时放在椅子下面的安全帽拿出来,戴在头上,躲到用木材做的桌子下面去,深呼吸,等待下一个命令。办公室的校长亲自广播:“各位老师,同学们,我校附近刚刚发生了规模较大的地震,余震还在发生,请保持现有状态,在安全的地方等候。我校所有建筑的抗震性没有问题,所以,请大家不要担心,保持冷静,请等待下一个广播”。过一阵,又一个广播来了:“各位老师,同学们,校办刚接到当地政府有关部门的通知,余震差不多停止了,请大家立即行动,集体跑到学校操场上,各位老师,请配合好,开始!”接下来,一千多名全校生戴着安全帽,跟着班长快跑,从安全通道跑到外面,排着队,全力以赴地跑到学校操场里,每班排成一排,班长点名后,传达给班主任,班主任传达给校长,校长最后宣布:“各位老师,同学们,辛苦了,从我播出指令后到现在,一共用了3分28秒,突破了校内纪录,大家辛苦了!”10年后,我在东京赤坂遭遇“真地震”时,听到的广播内容几乎一样。对于现场绝大多数工作人员来说,那是人生中最大规模的地震,内心不恐慌是骗人的,大家却保持着惊人的冷静。我想,这肯定是练出来的。3月15日,我按原计划回到北京后,接受了大量的媒体采访。中国记者们都很好奇:“日本民众在那么大的灾害面前怎么不乱呢?难道不害怕么?”我回答说,“讨论怕不怕没有任何意义,在大灾害面前,‘不害怕’超出了人类的承受能力,关键是,在充满恐慌的前提下,能否做到保持平常心,理性判断出第一要看哪里,第二要做什么,第三要去哪里。作为一名日本普通国民,我第一次经历大地震,真正亲眼看到了现场同胞的超级冷静与克制、团结与理性。这一切,都是由我们长期练出来的,而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互让带来互惠”的精神面貌,对地震发生后的国人心态起到了巨大作用。这一点也跟日本人的国民性息息相关。去过日本的朋友都很清楚,不管是城市还是农村,日本人是靠秩序谋生的民族,无论地铁里还是十字路口,商店里还是公厕里,大家都彬彬有礼,井井有条。为什么?因为,大部分日本人把让步看作利益问题,而不仅是道德问题。少数服从多数,让一步进两步,都深深地刻入到日本国民血液当中。假如一个社会的组成人员在平时或非常时期都能认同“退而进”的观念,秩序就会逐渐产生。亲历灾难后,我发现,地震发生后,国人内心恐慌,但社会却有序的原因,除了经过漫长的教育练出来的平常心外,还有“互让互惠”的国民性。
顺便说一句,地震、海啸发生后,没有一个日本人责怪自然,没有人从“这是天灾还是人祸”的角度看待灾害的发生以及接下来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的过程。自然给人类恩惠已经太多,太深,太广了,人类有什么资格责怪自然呢?死亡人数之多,失踪规模之大,避难过程之难,没有人不把它视为人祸。我们有理由,也有义务寻找尽可能有效、和谐地跟自然界打交道的办法。大地震、大海啸、核泄漏形成的史无前例的“复合型危机”,再次让日本人深思到了这一点。在令人悲伤的同时,也令人欣慰。
核的恐慌
“核”这种东西,以国际政治为专业的我,把它看作一种权力均衡的产物,也是一个国家为了维护主权而采用的一种外交武器。冷战期间,美苏两个超级大国都不断升级核威慑,维持着相对和平的格局。至今,除了部分国家,没有一个正常国家真正试图使用核武器来恐吓别人、保护自己。人类历史上,核武器只被使用过一次,二战结束前夕,美国向日本的广岛和长崎两座城市投射了原子弹。迄今为止,日本是惟一的核受害国。
“核”这个玩意儿,若能和平利用,还是有一定的好处和作用的。何况,世界各国都在谈论气候变化和减排问题,增加核能源的使用,能减轻大量二氧化碳的排放造成的环境污染。《京都议定书》的主席国日本始终主张各国必须协调政策,互相减排,使地球更加清洁。日本目前使用的全部能源中,核能大概占30%。按政府计划,2030年前,要在原有的基础上增设14座左右的核电站。这说明,日本未来要更多使用核能,以便达到减排目标。
由于核受害国的历史带来的内心恐慌,日本国民在日常生活中、公共场合上谈论“核”问题是小心翼翼的,甚至是一种禁忌。但另一方面,在居民区周围往往也建设着核电站。我小时候住了一段时间的住宅区旁边就是核电站,记得那块地方很神圣,周围很平静,却不好靠近。小学6年级时,有一天我跟弟弟一起练习打棒球,球飞到核电站那边,还打破了玻璃窗户。我以为里面的工作人员会出来找我谈,甚至罚款,但结果什么也没发生。现在回想那时的情景,原因很有可能是,他们不想让外界的人知道里面的结构和设备。
综上所述,日本国民在“核”面前是充满矛盾的,甚至是世界上最矛盾的:惟一的核受害国;对核能源的高依赖;讨论核问题有禁忌,生活周围又无处不在。这次大地震、大海啸造成的核泄漏、核辐射,使日本人在“核”面前的矛盾进一步深化了。
政权内幕
15日离开日本前,我在东京国会附近,跟菅直人内阁的几名骨干人员沟通,共同探讨对策。有一位大臣向我透露说,“说实话,加藤君,那么大的海啸袭击东北海岸,靠近海边的村庄、小镇等全消失了,但核电站依然在那儿存在着,没崩溃,也没瘫痪,这一点能说明,我国的核电站还是能够令人自豪的。”政府官员们也纷纷对我说,“其实,虽然外界人士觉得这次我们没把核泄漏控制好,核辐射将扩散到东京一带,甚至海外,实际上没那么严重,现在的状况比我们预期的最坏的局面要好,形势总算是在控制当中。”我想,接下来,日本政府要避免的是“集体疲倦”。无论是控制核辐射还是安置灾民,真正制定政策的决策者们集体陷入疲惫状态,无法做出理性、正确的判断的话,后果将不堪设想。
政策协调与信息对称也很重要。此次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的过程涉及到多个不同部门:内阁、政府、国会、警察、自卫队、经济产业省、文部科学省、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媒体、非政府组织、志愿者、海外救援队……角色之多使得灾后的重建过程变得错综复杂,“协调”将是核心因素,但同时,由菅直人担任部长的“对策总部”又不能把大部分时间和精力投入在协调沟通和利益的层面,“落实”才是关键。
史无前例的复合型危机,正考验着举国一致面对大灾害的日本政府和国民,究竟有多大的决心和本事渡过难关?这一切奋斗,已远远超出了日本本身,而为世界关注。各国公民都要思考:地震是会发生的,如果下一个是你,你怎么办?
本文刊登于《南方周末》评论版“大参考”2011年3月24日出版
话题:
0
推荐
财新博客版权声明:财新博客所发布文章及图片之版权属博主本人及/或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博主及/或相关权利人单独授权,任何网站、平面媒体不得予以转载。财新网对相关媒体的网站信息内容转载授权并不包括财新博客的文章及图片。博客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财新网的立场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