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从美国偷渡客到朝鲜脱北者ー语言认同超越主权

  加藤嘉一

  2014年2月,我第三次访问美国佛罗里达州的迈阿密。

  一年多以前第一次抵达迈阿密是晚上时间,从机场坐出租车到Miami Beach(大概35美金),下车后不知道怎么到达目的地,就去询问路上的警察。令人震撼的是,我所相遇的2名警察竟然一点不会英语,他们似乎只会西班牙语。

  我马上醒过来,自己所在的地方毕竟是西班牙语系的人占多数的地区,所以语言不通。这逻辑是通的。但无论如何,迈阿密毕竟是美利坚合众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母语的不通”使我重新思考主权国家与语言文化圈之间的关系问题。

  有一天晚上,我在海边一个人用餐,进了一家古巴餐厅。给我服务的是来自黎巴嫩的中年女士,她的英文很流利。我们聊得很投机,就冒昧问她,“你是什么时候,怎么来到美国的?”她微笑着说,“小伙子,从哪来,怎么过来,都不重要。只要踏上美国的国土,你就是美国人。”

  我没有追问“你是否偷渡过来的?”。

  我没有到美国边境调研过警察对偷渡行为管得到底有多严格,只是大概知道这里是错综复杂的,名副其实的移民社会。纵观其历史进程,在美国,“来路不明”并不是什么问题,这一点或许与中国人所说的“英雄不问出处”相吻合。

  第三次访问迈阿密,主要目的是参加迈阿密马拉松。因为天热,比赛早晨六时开始,我几乎没有看到黄种人,除了迈阿密本地人和来自全国各地的美国人之外,我在比赛中看到大量来自中南美的跑者。他们绝大多数以西班牙为母语,我在跑道上向两个来自哥伦比亚的女士问怎么来参加这场比赛的。她们说迈阿密离哥伦比亚很近,而且这里的语言文化也很接近她们平时生活的社会,所以“很方便,也自然”,她们说。

  比赛结束后,我在Miami Beach的繁华区Lincoln Road Mall逛一逛,毕竟是周末,气氛相当热闹,经济显得相当景气,看看周围不少高楼,包括高档酒店正在建设中,依我看来,迈阿密的经济至少没那么差。

  太阳快要下来,我就进了一家秘鲁餐馆。

  给我服务的是一名性格开朗,很有活力的年轻女子。她告诉我自己是西班牙人,父亲是西班牙人,母亲是古巴人。她英文相当流利(虽然我没什么资格评价别人的语言水平),基本等同于母语水平。我很自然地问她来迈阿密多久,她说“刚来几个月”。我很好奇,一个西班牙年轻女子是怎么漂流到迈阿密的,刚开始以为要离母亲近一点。

  她的回答使我进一步感到好奇,说“因为西班牙的经济太差了,找不到工作,所以来这边谋生。”果然,她是明知迈阿密属于西班牙语地域才来到这边找工作的,她英文那么好,美国社会又普遍需要服务业方面的劳动力。

  离开迈阿密,紧接着,我飞到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Mexico City)。

  首都圈人口超过2000万的这座城市充满活力,特别拥挤。“墨西哥治安乱”是比较有名的故事,我在现场见证,确实很乱,什么人都有。

  我在美国大使馆旁边的星巴克偶遇一名教育工作者兼经济学者。他欣然接受我的随机采访,说“最近欧洲的大量金钱来到这边,他们投资墨西哥的基础设施等,正在发展嘛。此外,西班牙的劳动力也来到这边。”

  我问他,“是因为西班牙的经济很差,这里又是说西班牙语的劳动市场?”

  他回答“Yes。”

  我忽然间察觉到的是西班牙语的潜力。这是超越国界与主权互相连接资源,又能够从全球吸引人才的魅力,它可以促进经济的全球化和人才的流动性。这种互动感恐怕是我的祖国日本和日语所不具备的。大多数日本人只会日语,日语基本上只在日本通用。这也是日本社会难以国际化,日语难以普及化的重要背景。日语甚至比日元封闭很多。

  我也想起以前经常到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考察中朝边境的情景。

  据悉,自治州里的人口200多万名中,汉族占60%左右,朝鲜族占40%左右。我所打过交道的几乎所有朝鲜族的朝语比汉语更流利,他们也基本不看中国的电视,只看韩国的电视。

  众所周知,从朝鲜那边偷渡过来的“脱北者”持续不断,他们或她们来延边的动机与那里的语言文化系统密不可分。而且,据我考察,大部分朝鲜族对朝鲜人抱着同情心,并在自己所经营的教堂里照顾那些无路可走的“脱北者”。我曾经向有关人士问过教会是怎么经营的,对方说,“是靠住在美国的韩国传教士所提供的资金”。

  我很好奇却不知道:踏上中国国土的朝鲜人自认为是哪国人…

话题:



0

推荐

加藤嘉一

加藤嘉一

164篇文章 7年前更新

作为日本公派留学生在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就读本科,获2006年留学生学习优秀奖本科生奖。 前任北京大学日本人协会会长,现任顾问。精通中日英三种语言,中日交流、中日关系的热衷观察家、评论者。2003年来到中国后至今,作为组织者、策划人、发言人、主持人参加过的中日学术交流活动、国际研讨会共有五十多个。作为评论员、嘉宾、作者参加过的中外媒体活动共有五十多个。 著作《产学联合之路-中日产学论坛》一书。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