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我为什么要关注新疆话题?

加藤嘉一


在美国首都华盛顿,我经常遇到有关“中国风险”的讨论场景。

  任何国家都有所谓“国家风险”,有的是经济、有的是政治、有的是社会、有的是能源、有的是民族问题……最近一段时间被讨论的比较多的国家有:希腊、乌克兰、伊朗、委内瑞拉、叙利亚等。这一点,除了这些国家自身政经体制本身所包含的问题之外,与国际经济、地缘政治形势也有关系。

  对于围绕中国的国家风险的讨论,有起有落,但比较“稳定”。其理由体现在“三个提升”,在华盛顿的政策人士眼里,一、中国的影响力在提升;二、中国的关注度在提升;三、中国的风险度在提升。

  “当前中国最大风险是什么?”

  这是经常被提到桌面上的问题。

  分析的角度五花八门——有人从经济下滑角度、有人从权力制衡角度、有人从环境污染角度、有人从文官统制的角度、有人从粮食安全的角度……

  这些角度都很重要,对中国未来的发展都会产生重大影响。而我则是近些年从国家风险管理的角度密切关注新疆问题。该问题内容丰富,跨度较大。它涉及到经济问题、社会问题、政治问题、民族问题、能源问题、边疆问题、以及外交问题等。交叉点多,不好管理。比如,近年在新疆发生的“暴力恐怖事件”比较频繁,可以说新疆形势依然严峻。

  3月10日,新疆书记张春贤在新疆代表团开放日上的表达值得认真解读。

  张春贤说,“总体来讲,在新一轮经济全球化当中、特别是在一些原教旨主义盛行的大背景下,新疆要去存量问题,而这些存量问题有文化、历史以及极端势力等各种原因,解决好存量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需要较长时间。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新疆是在为全国稳定做贡献,如新疆一位代表所言”新疆付出了极大代价“。

  根据张春贤的介绍,新疆公安干警的牺牲率是内地公安干警的5.4倍;2014年,新疆基层干部猝死在工作岗位上的有230多人,大大超过内地平均数;新疆的烈士占全国的1/3。

  张春贤说,”最近新疆破获的一些暴恐案件中,有些人是直接参加ISIS极端组织回来的。这更说明了世界极端势力不容忽视,新疆也不会置身事外,并受到了影响。“

  据我观察,中国政府在当今最为辣手的国际问题之一”伊斯兰国(IS)“问题上似乎袖手旁观,最低限度地参与其解决的过程,除了美国奥巴马政权的战略与决策始终处于不太稳定之外,无疑与新疆问题这一”内政“的不稳定性相关。中方或许害怕,”伊斯兰国“这一国际问题与新疆这一国内问题之间产生相互勾结和消极效应。”各国越来越认识到IS组织的危害性,并在采取措施来遏制极端势力,新疆也会在中央领导下,与各国一起,会把这个问题处理好、遏制好“,张春贤说。

  我了解到,中央中共也确实格外重视新疆问题。

  去年4月底,习近平视察了新疆4天。时间够长的。他指出”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关系全国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关系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国家安全,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是国家最高利益所在,也是新疆各族人民根本利益所在。“可见,新疆问题直接关系到中共高层维护国家核心利益。

  令人惊讶的是习近平视察新疆的人员阵营。他带的国家领导人包括:俞正声、王沪宁、栗战书、范长龙、以及张春贤。总书记视察一个地方带另外一个常委,很罕见,总共25人的政治局委员里6人同时出现在首都北京以外的地方,很罕见。这已经足以说明新疆问题对中共中央的国家治理来说多么的重要、紧迫、深远。

  今年两会期间,新疆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栗智落马。栗智曾担任过乌鲁木齐市委书记,之前担任乌鲁木齐市委书记的杨刚也早已落马。说明,新疆的反腐形势持续严峻。,倘若新疆像山西一样被”反腐“形势卷进去,而无法保证应对、处理”反恐“的政治资本,那就麻烦了。在我看来,反腐和反恐则都是关系到中共正当性和核心利益的命脉。

  张春贤可能会承受不少压力。我本人很关注他,注意到他在开放日上对记者表示说,”新疆目前处于三期叠加阶段,确有一个阵痛期,要忍受这种阵痛期,无论是去存量还是控增量,是需要付出代价的。“

  对于媒体问的“南疆能不能去?”,张春贤明确回答“能去”,并表示“尽管新疆这些年发生了暴力恐怖事件,但内地去新疆旅游的没有一个受到伤害,没有去新疆很难想象,去了以后比想象中要好得多。”

  太好了。我没去过新疆,一直找个机会好好逛一逛。我打算在不远的未来去一趟,呆一段。希望,到时候,张书记能够接受我的采访。

本文刊登于《大公网》2015年3月12日

话题:



0

推荐

加藤嘉一

加藤嘉一

164篇文章 7年前更新

作为日本公派留学生在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就读本科,获2006年留学生学习优秀奖本科生奖。 前任北京大学日本人协会会长,现任顾问。精通中日英三种语言,中日交流、中日关系的热衷观察家、评论者。2003年来到中国后至今,作为组织者、策划人、发言人、主持人参加过的中日学术交流活动、国际研讨会共有五十多个。作为评论员、嘉宾、作者参加过的中外媒体活动共有五十多个。 著作《产学联合之路-中日产学论坛》一书。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