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停留的时间很短,不到2天的时间,但中山对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我边做养老节目,边随想“这里真是适合养老和居住的地方。”劳动生活节奏没那么块;房价与其他城市,包括旁边的珠海相比也没那么高;绿色程度较高;市民的幸福指数也没那么低…
令人直觉,“不过,这座城市在实现统筹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前提下迈向现代化的过程中,必将面临的最大瓶颈应该是教育问题,即如何培养人才的问题。”其实,中国众多城市,尤其二三线城市都正在面临着类似瓶颈。来华8年,经过这些年的观察,我坚决认为,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也好,科学发展也好,和谐发展也好,只能选择“以人为本,靠人发展”。
这是我第二次访问中山,应《中山日报报业集团》的邀请参加第三届中山书展。中山持续、积极举办图书展览会符合它未来发展的基本需求。既然我主张教育和人才对一座城市的长远发展起到决定性作用,那么,我愿意提倡,“读书是公民一辈子的事”。如何向市民们提供读书的理由、动机及平台是关键的。就“读书”而言,“阅读图书”则是关键。
但愿本届中山书展对该市市民来说将成为认真思考如何阅读,读书的良好契机。我在这里提出本人核心观点:文凭不等于文化;上学不等于教育。在国家经济快速发展,同时众多社会矛盾凸显的复杂时代,中国的老师、家长及孩子们越来越意识到“文凭不是绝对管用的,不是所有事情能靠上学来解决的”。
当今年轻人真正该认真培养的是兼顾做人和做事的文化素质,使自己能够依靠双脚走下去的独立思考能力。那么,在培养这些本事的过程中,读书将起到关键的作用。凭借书展带来的好机会,让我们一起思考什么是读书,怎么读书。没有标准答案,你通过折腾思考出来的那个东西,就是你的答案,独一无二,有生命力。
我也简单谈谈我的读书故事,与中山读者们分享。
高中毕业前,我从未阅读过除了教科书以外的图书。身为长跑运动员的我始终忙于跑步,学校功课也做得不好,还忙于打工。我家很贫穷,根本抽不出时间和金钱去建立阅读习惯。
我出生以来第一次读到的书竟然是中文书。2003年“非典”高峰时期在北京大学周末文化市场以半价购买到了有关日本政治与经济的书。我刚开始学习中文,阅读速度与水平很有限。但毕竟是日本人,汉字基本看懂,就一下子被文字吸引过来了。
我被那些阐述的文字和结构所吸引,读下去,脑子慢慢从空白变得充满的感觉,就有点像吸烟一样(我不吸烟),上瘾的感觉。第一次遇到“被阅读上瘾”的直觉,感到很幸福。后来,我每时每刻,去哪里都带着书,读日文、中文、英文,这样比较平衡,避免我的思维方式与知识结构过于偏向日本、中国或美国,尽量培养出的国际视野和普世价值观。
应该说,阅读改变了我的命运。2003年,我19岁时遇见阅读后,我开始带着逻辑思维处理问题了,带着问题意识观察社会了,带着批判精神探索未来了。后来,我有幸开始在海内外媒体撰写专栏,在电视上发表时政评论。至今,我同时用中日英三种语言进行写作,在表达过程中的一切结构与内容都来源于阅读,把阅读中的体会转换成传播。这是我今天的工作。当然,一个年轻人成长,除了读书,还要靠读人。与人沟通同样能够培养你的做事能力。
2008年7月,我从北大本科毕业后继续读研究生,几乎每天都要在北大校园内上课,讨论,研究。那段时间,我的媒体写作和电视评论之工作量达到高峰,只要在家里,都要面对电脑,只要在外面,都要去电视台评论,根本抽不出阅读的时间。
“遭了,这样不行,我脑子里又变回空白!”。
于是,我下决心,搬家搬到离北大很远的地方,坐地铁加徒步需要1个半小时的公寓。是花钱租的,若住在北大是免费的。记得周围同学都对我说“加藤,你疯了,怎么花钱搬到离学校那么远的地方?!”
我没有疯,只是冷静下来重建了一下知识生活而已。每天坐地铁3个钟头在北大和新家之间来回,乘坐过程等于阅读的时间。出生在日本的我深知“上车后读书”的习惯,不要轻易打发时间,更不要浪费空间。在东京的地铁里,乘客们基本都在阅读,报纸、图书、资料等。这是很先进的读书文化,已发展为东京都民的生活方式,但愿中国的城市和市民也好好“模仿”它,比如,倘若中山市能够使自己发展成类似“阅读城”,即市民们尤其热爱阅读图书的城市,那多美好,城市的魅力肯定增加几倍。
我现在居住北京,坚持在地铁里的阅读。虽然北京的地铁既乱又吵,阅读起来需要一点适应的过程,但改变自己比改变环境容易很多,既然选择了,就入乡随俗吧。对于在大都市匆匆忙忙生活的市民来说,阅读无非意味着“缓冲地带”,可以把浮躁、迷茫的心静下来。
本文刊登于《中山日报》2011年7月15日
0
推荐